当前位置:

政府主导 智慧驱动 多元共建 推动全市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06-03 09:16来源: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任编辑:卫健委终审阅读量: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卫健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智慧驱动、多元共建”的无偿献血“宜昌模式,年均参与献血人数达5万人次,年采血量约17吨,千人口献血率达12.86‰,连续八届十六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为全市医疗机构提供了稳定的血液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构建献血“大格局”

抢抓高位推动,制度保根本积极争取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宜昌市目标考核体系和“健康宜昌”建设,市政府办连续14年发布年度无偿献血工作指导文件。新修订的《宜昌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于20241月发布并实施,在省内率先启动“三免”惠民政策,我市共有6671献血者享受“三免”优待政策。

争取项目资金硬件强基础1.3亿元专项资金,高标准建设血液安全保障综合大楼和血液应急保障综合改造项目。争取市城管、公安、卫健等部门联合发文新增城区采血车固定停靠点至19个,并规范固定献血屋建设流程,有效破解制约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最后一”瓶颈。

)科学统筹谋划以实战促实效针对季节性血液供应“紧平衡”的挑战,已连续十年举办“医务人员献血月”活动,连续11年走进驻宜部队、武警、消防救援支队开展慰问、献血活动。依托全市无偿献血者、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组建了一支规模稳定、人数超过5000人的无偿献血应急队伍。

深化智慧驱动,织密献血“大网络”

建强行业小脑,实施血液管理新变革高标准建成全国首个“采供血大数据可视化集成管理平台”“血液冷链可视化监管云平台”,总投资达9600元。创新构建1+5+N宜昌智慧血站综合体系,实现采供血管理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智慧血站建设经验两次受到国家卫健委专刊推介。

)疏通系统脉络,构建采供用血新链条紧抓“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契机,创新实施“宜昌市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信息化”项目,打通17家医疗机构与血站之间的数据壁垒,构建覆盖采、供、用全环节的临床输血管理信息化系统采供血管理迈入全链条数智化时代。

)对接终端末梢,打造健康民生新样板聚焦群众需求,将“爱献血”小程序嵌入市政府“宜健通”便民服务平台。着力破解民生难题,于2022在全省首个实现用血费用“一站式”直接减免服务全覆盖。在宜昌仁和医院试点推行献血者三优关爱政策,通过多项暖心举措提升献血者获得感

强化多元共建,凝聚献血“大合力”

党建引领,强化宣传教育。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无偿献血科普教育基地,创新打造“党建+公益”融合平台。充分利用城际公交、楼宇电视等重要场所和关键节点,构建全方位宣传网络。

志愿示范,绘就大爱同心。2009年成立的“闪耀的红”宜昌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累计吸引8万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工时突破20万小时,多次荣获国家、省级表彰。在2023年全国无偿献血者优秀事迹演讲报告会上,讲述宜昌志愿者感人事迹的演讲报告荣获二等奖。

)媒体助力,奏响时代强音。创新“互联网+公益”传播模式,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在央视频、学习强国、中国输血网、湖北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稿件200篇次,多条科普稿件荣获国家、省市级表彰。

下一步,宜昌市中心血站将着力以系统观念构建生命至上的血液安全保障、智慧高效的血液管理服务、广泛参与的血液招募宣传、互助协作的区域血液保障、尊重奉献的献血者权益优化“五大体系”,全面提升无偿献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血液服务。加快探索生态、协同、智慧献血新模式,为汉襄宜“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提供血站力量。

(宜昌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