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两中心”驱动,重塑卫生健康管理新生态
近年来,秭归县卫健局借清廉医院建设,针对卫健“三缺”(缺乏管理人才、缺乏集约管理、缺乏约束举措)短板组建发展规划项目管理中心和财务信息监管中心(以下简称“两中心”)。经系列努力,推动县域卫生健康项目规划走向集约化,财务精细化管理,其“一主两次三端”资源布局经验获央视焦点访谈推介,成效显著。
一、政策领航,夯实建设根基。秭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健系统“两中心”建设,积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多部门协同支持,建立协调机制,解决30余个梗阻问题。人员保障方面,精挑熟悉医疗业务等人员集中办公,经人才引进与调配达9人,组织10场次培训,覆盖200余人次。数智赋能上,依托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投入120万元资金构建财务信息监管平台,接入14家单位财务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优化管理。制定“两中心”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分工。印发《秭归县卫健系统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制定符合秭归实际的财务预决算编制流程和审计制度,规范项目规划评估、方案设计、动态调整等流程。
二、统筹规划,优化项目管理。发展规划项目管理中心统筹全县卫生健康战略制定。考量地理、人口与疾病谱数据,剖析医疗资源布局,制定“一主两次三端”布局与26个中长期规划,均衡资源。细分为设备采购、基建建设、售后维保、劳务服务等类别,搭建项目数据库,全程记录180余个项目细节,助力84个项目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先后90人次进行现场指导。大宗采购集中进行,如166台心电图机节省约30%成本,构建供应商筛选机制并规范招标。全程监督上,与纪检监察组协作,调研收集居民需求,保障立项科学,中期检查化解问题,后期评估效果,已规范开展188个项目,节约1350余万元。
三、财务整合,驱动监管服务。突破分散财务模式,梳理14家单位财务,统一制度、核算标准与操作流程,上线绩效管理系统。全方位监督管理,季度财务分析提30余条建议,清查8.56亿元资产,提升设备利用率与服务覆盖面。扎实推进内部审计,对14家单位审计整改15个问题,建绩效评价体系,规范收入监管,杜绝50余起收费乱象。强化财务预警监测,设支出审批额度,重点监管超5万元支出,预警30笔异常支出,锁定债务制化债计划,已指导化债700余万元,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全方位推动卫健系统“两中心”高质量发展。
(秭归县卫生健康局 龚晓红)